12/09/07

童年往事

在教育学院上课的第二学期,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作文《童年往事》。
想来,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去回忆那儿时的事了。
 
回到家里,找出刘文正的音乐光碟,播出当年常听的《童年》

“池塘边的榕树下,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,
“草场边的秋千上,是否有蝴蝶停在上面。。。”

随着熟悉的歌声,我的记忆回到那孩童的时光。。。


记得小时候,约三十年前,我们一家四口住在西部文礼的一座三房式组屋。
老爸是驾巴士的,老妈在工厂里工作,我和妹妹就到附近的幼儿园读书。

老爸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奉公守法的标准好公民。政府的国家计划能直接影响小市民的家庭生活。我举两个例子说明:

妹妹出世不久,政府就推行少生育计划。“一个嫌太少,两个刚刚好”。
听说多生一个孩子就要罚款!害得我老爸不敢多生,让我少了几个弟弟妹妹。

本来,我们在家里是讲福建话的。[我的第一语是福建语。]
后来政府推出了一个“讲华语运动”,使得我们的家庭起了一场小改革。
老爸在‘华运’推出的第二天宣布,“从今天起,我们都要‘多讲华语,少说方言’!平时说话都用华语,只有和婆婆、外婆说话才用方言!”
没办法,我们只好多讲‘纸字’了。[ ‘zhua di’―― 嘲笑‘华语’的 福建话]


小学时期,我和妹妹都到裕廊小学上课。
裕廊小学给我印象最深的,是校园里的斜坡。那斜坡倾斜40度,足足有两层楼高。对我们小学生来说,那可是一座小山丘。我们喜欢互相追逐,看谁先跑上斜坡。到了斜坡上,我们就用纸皮当雪橇,从斜坡上滑下来。当然,玩这“滑雪橇”时不能被老师抓到。否则纸皮会当场被没收,“雪橇”可就没得玩了!

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是幸运的。在我们小小的脑袋里,根本找不到“补习”这两个字。印象中,当时的功课没有现在这么多,书包也没有这么重。

虽然当时并没有电脑游戏也没有gameboy,但我们的娱乐消遣是多样化的。

男生最喜欢踢足球和玩‘独脚’。
‘独脚’是类似兵捉贼的游戏。在半个排球场里,十来个贼到处乱跑,就一个兵,张开双手,用单脚跳,奋力捉贼。游戏规则是:兵只要用手碰到贼身上的任何部位,贼就‘出局’了。一位兵如果跳得累了,可以跳出球场,把‘捉贼任务’交给另一个兵。
记得当时,我和班上的三个同学是出名的捉贼能手,号称‘四大捕快’,众贼见了我们,都望风丧胆,束手就擒!

女生最喜欢玩‘zero-point’。
她们用橡皮圈,一环连接一环,制造出一条长长的橡皮绳子。两位女生各拿绳子的一端、拉实了、摆在膝盖处。另一位女生则要跳过绳子。过了这一关,两位女生就把绳子的高度依次移到腰间、肩膀、头顶。另一位女生就要设法一一跳过。过了这些关,还有抖绳、花式跳绳等等关。女生们都跳得兴高采烈,不亦乐乎。

大家可别小看这些游戏。这都是极费力气、有益身心的游戏。难怪当时的学生个个都生龙活虎,身强体健。


记得当时的钱很‘大’。5分钱就可以买两个面包,1毛钱就可以买一大碗面。如果你有2毛钱的零用钱,你就算是个大富翁了!我们一般都是带着饭盒上学的。休息时,同学们常偷看隔壁同学的饭盒,看看他们今天有没有带什么‘好料’。比较要好的同学会主动分享佳肴,‘有福同享’,如果朋友们都没有什么好料的话,就只好‘有难同当’了。


不知不觉写了这许多。我是带着微笑写的。
我的童年是快乐的。那是一个比较单纯、天真、比较温馨的一个年代。
看着许多现代的孩子都沉迷与电脑游戏,我感到有点惋惜。有时,我真想搞个‘复古’,把儿时的游戏、儿时的情景介绍给孩子们。让现代的孩子也感染些‘旧时代’的童趣,希望他们也能建立起像‘旧时代’般的友谊。

老刘
书于2007年1月

没有评论: